現(xiàn)在站在哪個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哪個方向移動——題記
夜寂寥,我盯著電腦閃爍的光標,跳動的字符猶如心潮澎湃,怦然而動。我在心底里反復思忖,我想成為怎么的人?血液在我血管里膨脹收縮,我的記憶便飄去了遠方......
記憶一:忍人之不能忍
皎陽似火,炙烤著廣場,發(fā)燙的水泥地腳踏上去一步一串白煙。廣場上臨時搭建的帳篷宛如一個蒸籠這般悶熱,稠乎乎的空氣就像凝固了一樣。桌子上堆放著一摞摞的試紙,桌子前是長長的等候隊伍,這是在做大規(guī)模的核酸檢測采樣的現(xiàn)場。
身著防護服大白們,麻利地將咽拭子在群眾的咽后壁上轉一圈,并迅速將采樣后的棉簽放至裝有細胞保存液的采樣管里,擰緊密封。隊伍的人群因為烈陽暴曬有點躁動不安,然而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在勒得發(fā)燙的口罩下,醫(yī)護人員仍扛著酷熱,克服著呼吸困難,熟練地采樣,沒有一句抱怨,堅持以高效率完成任務。
脫下防護服那刻,我看到小伙伴們浸濕的衣服,勒紅的面頰,心底不由得觸動一下。旁邊一位小伙子樂呵呵地說了句“戰(zhàn)疫有我!”。這些醫(yī)務人員當中,有不少人已是多次奔赴疫情防控一線,面對新冠肺炎,他們展現(xiàn)出抗擊疫情戰(zhàn)斗的責任與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公共衛(wèi)生安全,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
他們都是抗疫人員的一個小小縮影,他們有是父母掌上的寶貝,或是孩子的頂梁,但在這里,他們都是抗疫人,不是疫情選擇他們,而是他們義無反顧選擇做抗疫人!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為人之所不能為,我想成為這樣一個人,一個能忍耐能堅持的人。
記憶二:善于思考而為之勤奮
那天,我回來醫(yī)院參與學習培訓,走到病區(qū)門前,一陣騷動吸引我的注意?!扒笄竽憔染任覂鹤?!救救......”一位雙鬢略白的婦人,跪在地上哭訴,雙手緊緊地拽住醫(yī)生的白大褂。
“阿姨,你先起來,你先別這樣,會妨礙到醫(yī)生救治的”護士在旁邊勸說。阿姨聽到連忙松開雙手,醫(yī)生緊接繼續(xù)進去救治患者。跪在重癥醫(yī)學科門口,阿姨嘴里碎碎念:“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觀世音......”
時間過得好慢,恍惚聽見流逝的聲音,不知道熬過多久,ICU的大門打開了。醫(yī)生走了出來,“暫時穩(wěn)住了,病情太重,后面的各個關卡都是難過的大關,家屬來跟我來談話室說一下病情?!卑⒁虛u搖晃晃跟了進去了??吹竭@里我心里嘀咕,這又是一個可憐的人,就溜回科室了。
參加完培訓已經太晚,我就留在醫(yī)院過夜。凌晨兩點,我上廁所,發(fā)現(xiàn)資料室透著微弱的燈光,誰忘關電腦???我看到一個朦朧的身影,泛著電腦的白暈,在噼里啪啦打字。
“左主任,這么晚了,還不睡?”,是早上那位醫(yī)生?!拔宜恢?,就起來了。我在規(guī)劃著建立一個全區(qū)域的救治系統(tǒng),讓更多需要緊急救治的患者受益?!绷私夂蟮弥缟纤蛠淼哪莻€年輕患者來自單親家庭,母親把小孩拉扯大,小伙子工作后為了晉升經常熬夜加班,一周前感冒了也堅持加班,沒曾想居然得了感染性心肌炎。幸好醫(yī)生及時救治,當機立斷給患者使用ECMO,這才得以保住性命。
“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幸運,救治及時,我不想讓病患耽誤黃金救治時間,我在想如何才能縮短救助時間,如何才能讓資發(fā)揮最大化。”他說完轉身繼續(xù)翻找著文獻,翻找著各種資料。我便不再打攪,默默退出資料室。
這個背影,永遠留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晃蕩著在時光里,越是清晰。
我們看到的都是醫(yī)務人員在生死抉擇的時刻,心里包含著堅毅和信心,與病魔較量拯救患者。殊不知,深夜里的醫(yī)護人員會因為擔憂患者病情而輾轉反側;會為了找出病源而挑燈夜讀尋根究底;清晨的他們還為了攻克疑難疾病而集中研討。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我想成為這樣一個人,一個善于思考而為之勤奮的人。
記憶三:
“早上好!”保潔員珍姨領著垃圾袋跟我笑著打招呼,我抬頭看看墻上的鐘——凌晨4點,天才剛朦亮。病房的燈光投在走廊上,投在珍姨身上,地板上拉著長長的影子,格外暖心。
我忽然發(fā)現(xiàn)在ICU兩年多,到現(xiàn)在仍然不知道珍姨全名。但當病房臟了、需要收拾床位、沒擦手紙、找不到垃圾袋、我就滿世界喊“珍姨、珍姨”。她總是笑瞇瞇得滿足我的需求。
有一天我好奇問:“珍姨,你是怎么做到每天這么早爬起來?”她笑著,“我喜歡井井有條的科室,我喜歡潔凈的病房,我喜歡讓你們有求于我的感覺!”我有點震驚,送去敬意的眼光。
以前只想著,他們糊口于社會的底層,卻盡職盡責維持著我們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可能是習慣,我們都在享受著保潔員給我們的便利,沒曾想他們用汗水與辛勞揮舞著手里的工具,給科室一個整潔的“容貌”,給醫(yī)院一個干凈的“衣著”。
也許你們沒見過凌晨四點的夜空,但是保潔員都見過!日復一日,年待一年,他們是每天迎接第一縷晨曦的人。也許他們毫不引人注目,他們默默苦干,蕓蕓眾生,或許很渺小,但奉獻的精神源遠流長。
夜把花悄悄地開放了,卻讓白日去領受謝詞。我想成為這樣的人,一個埋頭奉獻仍然簡樸純凈的人。
夜幕深卷,繁星始點,仰望天空,我們皆是渺茫的一粒沙塵。流逝的時光卻永存著深刻的記憶,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提醒我:人生應如蠟燭,從頂燃到底,都是光明的。
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會是這樣的人,因為我選擇成為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