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av宗合另类一区二区_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_高清字幕中文无码_国产区vr在线视频

健康熱線:0757-22318000
您現在位置: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 > 黨群人事 > 黨團活動 > 瀏覽文章

【我們的黨支部】看紅色史跡,回顧百年光陰
來源:不詳  作者:未知  添加時間:2023年03月31日  點擊:0

第二門診部校區(qū)門診部黨支部:到北滘振響樓參觀學習
(供稿:第二門診部校區(qū)門診部黨支部 姚文智)

       2月18日,南醫(yī)大順德醫(yī)院第二門診部順德校區(qū)門診部黨支部一行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滘振響樓參觀學習。
       碧江振響樓曾是無數愛國學子汲取力量的重要戰(zhàn)地。1938年5月5日,身為廣東人的八路軍參謀長葉劍英應邀到振響樓作題為《把握住抗戰(zhàn)勝利的基本條件》的演講,并高度贊賞振響樓是“一間制造民族革命戰(zhàn)士的大工廠”。演講極大地鼓舞了廣東民眾的抗日情緒,將群眾性抗日救亡運動推向高潮。演講后,廣雅中學的熱血青年隨即組成了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廣雅支隊,順德抗日同志會的群眾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教育,立志投身于民族解放事業(yè)。   

圖片 1.jpg


       現場,隨著講解員的娓娓道來,南醫(yī)大順德醫(yī)院第二門診部順德校區(qū)門診部黨支部成員一起回首了當年抗戰(zhàn)往事,大家仿佛聽見當年那激昂振奮的聲音回蕩在碧江上空。在這里,華南的紅色“星火”照亮了一顆顆立志救亡圖存的赤子之心。
      大家通過文件檔案、照片等方式重溫革命先烈的故事,從中汲取豐厚營養(yǎng),凝聚奮斗力量,激發(fā)愛國愛黨的熱情,不斷提高自身責任和使命擔當的認識,樹立黨員和干部自身的先鋒形象。參觀的黨員同志紛紛表示,作為醫(yī)務工作者的我們就是要不忘初心、踐行責任,在黨旗的引領下毅力前行爭取更大的成績。

 

 
 

 

職能第三黨支部:瞻仰烈士紀念碑 重溫紅色記憶
(供稿:職能第三黨支部 周辛花)

       3月27日,職能第三黨支部在支部書記馮家立同志的帶領下,一行人前往順德倫教參觀黨員教育基地、梁棉舊居紀念館,瞻仰三洲烈士紀念碑,緬懷革命先烈,向先鋒模范黨員學習。

      1976年,三洲地區(qū)就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為革命老區(qū)。在1996年3月,倫教三洲辦事處修建了抗日烈士紀念碑。2002年3月倫教區(qū)三洲居委會對烈士紀念碑進行擴建和重修。紀念碑左右兩邊采用當地有名的灰雕工藝生動地記錄了“開展敵后抗戰(zhàn)工作、建農場搞生產、西海大捷、消滅胡須葵、三洲抗日戰(zhàn)士加入解放全中國的戰(zhàn)斗、解放順德”的主題故事。

2.jpg


      在梁棉舊居紀念館里,可以感受梁棉同志一生無私奉獻的革命情懷。梁棉于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都有他的身影,1996年三洲抗日烈士紀念碑建成后,梁棉同志移居至紀念碑附近的房屋,達成長伴戰(zhàn)友的愿望。退休后,梁棉同志始終堅持樸素的生活,更把政府部門助其建房的撥款全數捐出,還發(fā)動當地鄉(xiāng)紳籌集資金建設三洲中學,為倫教的教育事業(yè)貢獻了一份力。
       通過本次參觀學習,大家重溫紅色記憶,加強了對黨史的學習與了解。先烈們敢于斗爭、勇往直前、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鼓舞了現場每一位黨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傳承先烈的精神,團結協作,堅持為臨床服務,全力推進醫(yī)院醫(yī)療技術和優(yōu)質服務水平的提升,為實現醫(yī)院高質量發(fā)展獻出一份心力。

 

 

 

重癥醫(yī)學科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供稿:重癥醫(yī)學科 劉麗靜)

      3月28日上午,我院重癥醫(yī)學科黨支部組織前往葉挺獨立團團部肇慶舊址,開展“學黨史黨課,憶艱苦奮斗”的黨日活動。

       在講解員的生動講解下,通過回顧葉挺獨立團的光輝歷程,我們深刻領悟到葉挺將軍的英勇無畏和堅定信仰。在黨的歷史中,無數先烈為民族獨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前輩的影響下,我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仰,要繼續(xù)弘揚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3.jpg


       隨后,我們參觀葉挺獨立團干部的宿舍舊址,這讓我們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艱苦樸素的生活,與此同時,使我們更加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要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繼承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最后,通過黨員宣誓,我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明確了自己的責任。我們要學習葉挺將軍的英勇精神,勇于擔當,敢于創(chuàng)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

 

 

 

血液內科黨支部:參觀陳鐵軍故居
(供稿:血液內科黨支部 蘇明君)

      為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弘揚革命精神,3月26日,血液內科黨支部組織黨員同志到佛山市禪城區(qū)陳鐵軍故居參觀學習。

4.jpg


       全體黨員同志參觀了陳鐵軍生前居住過的臥室、書房,看到了各種家具、書籍、文具等,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閱讀陳鐵軍烈士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和艱苦卓絕的革命生涯。陳鐵軍是一名愛國革命烈士,出身富貴卻不愛奢華,本可安逸卻投身革命,卻以巾幗不讓須眉的姿態(tài)屹立于中國革命史冊中。
      通過此次參觀學習,我們將銘記英烈功績,傳承紅色基因,讓鐵軍精神世代長存。 

 

 

 

內分泌與代謝科、營養(yǎng)科黨支部:走進甘竹灘,傳承順德精神
(供稿:內分泌與代謝科、營養(yǎng)科黨支部 陳可)

       3月28日下午,我院內分泌與代謝科、營養(yǎng)科黨支部組織黨員到甘竹灘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實地探訪甘竹灘洪潮發(fā)電站及歷史展示館,接受紅色教育。

       甘竹灘洪潮發(fā)電站歷史展示館共分為潮起甘竹憶崢嶸歲月、艱苦奮斗筑順德精神、自力更生傳順德智造和萬眾一心譜壯麗華章四個篇章。通過文字圖片、歷史實物和3D全息投影,我們了解到先輩們建設發(fā)電站的崢嶸歲月,他們開拓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的甘竹灘精神更是讓我們備受鼓舞。
      大家紛紛感嘆,原來“順德智造”在50多年前就已經聞名了。發(fā)電站舊址的參觀,更是讓我們感受到順德人民鋼鐵般的意志。

5.jpg


       本次走進甘竹灘主題黨日活動,進一步激發(fā)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了理想信念。廣大黨員對順德精神、甘竹灘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們將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立足本職工作,為順德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踏尋“革命三譚”,傳承紅色基因
藥學部黨支部與廣州醫(yī)藥大藥房黨支部開展共建活動
(供稿:藥學部黨支部 吳麗彩)

      歷史因傳統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我院藥學部黨支部聯合廣州醫(yī)藥大藥房黨支部于3月28日下午,到高明區(qū)紅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開展共建活動,重溫紅色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革命事跡,念念不忘
      第一站我們來到高明區(qū)紅色廉政教育基地——一個講述高明革命區(qū)發(fā)展歷史的紅色景點。里面陳列了100余件珍貴史料及革命文物,并綜合運用了圖文展板、實物展示、場景復原、多媒體等手段,全面系統地展現了高明革命歷史,以及廉政建設的發(fā)展歷程和成就。紅色廉政文化獨顯魅力,黨員與群眾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共創(chuàng)社會主義新時代,共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6.jpg

      館內也再現了“三譚”革命事跡,內容也更全面。館內共兩層:一層主角是譚平山,二層主角是譚植棠和譚天度,主要是有關他們革命事跡與功績的介紹。館內展品豐富、多角度反映了“三譚”各個時期的光輝業(yè)績,折射了他們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矢志革命、百折不撓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精神,讓參觀者深受教育。

       三譚故里,紅色革旅
       第二站來到了譚平山故居。譚平山故居始建于清朝,現僅存一間,其余均被毀。一進門,左右兩側規(guī)劃了六間房間,左側是簡陋的廚房和書屋,有一張方方正正的用于膳食的木桌,伴隨著幾條板凳;右側則是生活起居的地方,一張木床,一把算盤,一臺舊式縫紉機,生活氣息淳樸濃厚。整個故居雖然修繕過,從簡陋的墻瓦仍可見譚平山一家拮據艱苦的生活,家風廉潔。為了保留歷史遺跡,對“三譚”故人的悼念,里面保留了一面已被洪水沖刷過的泥墻,最有歷史感。
       參觀學習完畢,藥學部黨支部全體黨員重溫了入黨誓詞,藥學部黨支部聯合廣州醫(yī)藥大藥房黨支部兩位支部書記分別介紹了本支部的情況,互相吸取黨建工作的經驗,并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黨史知識競賽,比賽場面激烈,氣氛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