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評價乙肝抗病毒治療的價值?
張志僑主治醫(yī)師解答:
乙肝的短期危害在于肝炎反復活動,轉氨酶反復波動異常。那么,評價乙肝抗病毒治療的短期價值主要在于通過抗病毒治療,能否能夠控制住肝臟的炎癥活動,使轉氨酶恢復正常,從而減少對肝臟的損害。眾所周知,肝炎活動有兩個基本條件:1、病毒復制;2、機體主動清除病毒。因此,肝炎活動造成的損害取決了兩個方面:1、肝臟炎癥活動的幅度;2、肝臟炎癥活動的時間。打一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小時候經常“燒柴煮水”,柴就是體內的病毒,火就是清除病毒的免疫系統(tǒng)活性。柴越多,火才能夠燒得旺,如果沒有柴的話,再旺的火遲早也要熄滅。而鍋里的水什么時候能夠燒開,一方面要看火的大小,另一方面就要看煮的時間,也就是說,時間長短和火力大小共同決定了肝炎的損害后果。
要想使鍋里的水溫度降低,有兩個方法,一是不停的往鍋里加冷水,二是釜底抽薪,直接熄滅火焰。前者是治標,后者是治本,標本兼治才可以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有效的抗病毒治療能夠降低血液中的乙肝病毒水平,如同釜底抽薪,讓火焰無柴可燒而逐漸熄滅,最終能夠減少機體在清除乙肝病毒的過程中對肝臟造成的損害。
乙肝的長期危害在于乙肝患者群體中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風險明顯高于普通健康人群。那么,評價乙肝抗病毒治療的長期價值有兩個方面:一是要看抗病毒治療能夠降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風險;二是延緩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發(fā)生或者疾病進一步發(fā)展。
國內外多項臨床研究顯示,抗病毒治療能夠降低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風險,延緩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發(fā)生或者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延長預期壽命。特別是,在正規(guī)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中,大三陽轉換為小三陽的患者和大三陽沒有轉換為小三陽的患者相比較,其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病率明顯降低,提示我們抗病毒治療對于長期預后來說具有重大價值。
2、有些患者這樣問我,目前全世界還沒有能夠徹底根治乙肝的藥物,身邊很多人也說乙肝治不治都一樣。那么,乙肝到底需不需要治療?為什么要抗病毒治療?
張志僑主治醫(yī)師解答:
乙肝的危害概括起來有兩方面:從短期的角度來說,乙肝病毒在體內復制,繼而機體免疫系統(tǒng)主動清除乙肝病毒,將導致肝臟的炎癥損傷,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從長期的角度來說,反復的肝臟炎癥活動和纖維化形成,容易導致機體出現(xiàn)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影響機體的預期壽命和生存質量。根據來自臺灣的研究數(shù)據顯示,病毒水平越高,肝癌發(fā)病率越高;同樣,大三陽的患者肝癌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小三陽患者,小三陽患者肝癌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在慢性活動性乙肝患者群體中,發(fā)生肝硬化的風險約為20%-30%。因此,乙肝對人體的危害不亞于高血壓病和糖尿病,需要我們高度重視、積極治療。